多彩中文网>道门法则> 第三十三章 僧商

第三十三章 僧商

本站推荐:辣手神医工业之王官场风云路穿成大佬姨娘怎么破一战惊九霄至高使命官路圣手巨星家族超级全能巨星蜜爱100分:不良鲜妻有点甜无敌天尊穿越六十年代之末世女王权力之门主神调查员美女总裁的超品高手恰似寒光遇骄阳超级基因猎场朕不是这样的汉子黑凰后诸天仗剑行



    向负责云水堂挂单和尚事务的寮元讨了一壶热水,小沙门竹本小心翼翼的端进僧舍之中,向坐在桌旁的阿斯兰道:“师叔,咱们回来晚了,寮元说斋堂已过了饭点,吃食都没有了。”
    阿斯兰叹了口气,招呼了一声:“竹慧,起来吧。
    把袋子打开,取三个面饼出来。”
    热炕角落上蜷缩着的小沙门竹慧一骨碌爬起来,把身边的布袋翻开,取出三个面饼放到桌上:“师叔,吃完这些,还剩三个。”
    阿斯兰点点头,一人分了一个面饼,三人就着壶中的热水狼吞虎咽,几口就把面饼吃完。
    竹本舔了舔手掌上的面屑,气愤道:“斋堂里明明还有吃食,我回来时见有人拎着食盒从里面出来,好香的葱花面……”
    阿斯兰安抚道:“咱们既然寄宿在人家寺里,就安生守人家的规矩,既然错过了饭点,便忍一顿就是,大伙儿明天一早再去斋堂用饭。”
    竹慧嘟囔道:“他们就是看不起咱们!”
    阿斯兰摸了摸鼻子,一阵默然。
    竹慧的抱怨阿斯兰何尝不知。
    他们来自祁连山南路,本寺坐落于天马台山,此地周围都是瀚海沙漠,难有人家,故此香火很是问题。
    似他们这种来自荒僻之处的小寺、穷寺,到了兴庆府这等繁华之地,遭人白眼是常有的事。
    因庙无恒产,信众稀少,几百年来,都是寺中长老出外云游,捡到那些无人照料的孤儿,收回山门出家为僧。
    所以寺中各色人等都有,如阿斯兰就出生于西域小国泽丹,蓝眼珠高鼻梁,一望而知便非中土人士。
    竹本和竹慧的情况也大同小异。
    阿斯兰8岁时在西域故道上流浪,为寺中高僧收养,取了个法号玄恒。
    只不过阿斯兰没有修行天赋,堪堪入了眼识界,开了名色识别智便再无存进。
    快到三十岁的时候,寺中本拟给他开个转换法门,但其中隐藏不小的风险。
    阿斯兰胆小,不敢尝试,住持无奈,便让他转做俗务。
    如今阿斯兰已接手俗务六年,东奔西走,深感营生之艰难。
    天马台寺听上去很美,可现实却很糟糕,寺中僧众二百余人,仅靠山间开出的百来亩贫地为生,山是光秃秃的石山,周围都是茫茫沙漠,道处偏僻,交通不便,既无佃租,也无院产,更少香客往来,生计极其艰难。
    阖寺僧众全靠俗务僧在外奔波,或是化缘、或是做些小买卖,挣些银钱以为补贴。
    阿斯兰转做俗务僧后,常年在俗世中奔波,自家那个玄恒的法号连自己都快忘记了。
    有时候阿斯兰也会很羡慕那些大寺、名寺,就比如他们这次在兴庆府挂单的这座龙马台寺,和天马台寺只一字之差,但日子过得却犹如天地之别。
    龙马台寺在兴庆府有良田一千二百亩,寺前的大街上有房产店铺十三间,每年田产房租收益两千多两银子。
    这还不是大头,大头是往来如织的香客们敬献的香火钱!
    羡慕归羡慕,但阿斯兰不是忘本之人,他是天马台寺僧众们从自己嘴里省出来的一口口吃食喂养长大的,天马台山再贫瘠,那也是他的家,他唯一能做也必须去做的,就是想办法为寺里多挣些银钱,多拉一些粮食回去。
    他至今犹记,那七八个尚在襁褓中嗷嗷待哺的婴儿,那是僧众们在外云游时捡回来的孤儿,更是天马台寺传承下去的希望。
    这次下山,阿斯兰是到惠安堂送药的,这是一瓶天马台山炼制的乌参丸,一共三粒,总价一千五百两白银,这是十多年来天马台寺最大的一笔收益!
    三枚乌参丸的炼制,将天马台山不到半亩地的狭小药园所产灵药耗费一空,为了保证不浪费药材、不出废丹,身为罗汉境的龙济大师亲自出手,一次炼丹成功。
    这笔生意是阿斯兰机缘巧合下好不容易谈成的,以灵药换取银两,说出去的话在整个佛门中都是不可思议的。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道门法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多彩中文网只为原作八宝饭,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八宝饭并收藏道门法则最新章节

所有小说和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只为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https://www.dcjzw.com